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

该资源由用户: 风满兴邦 上传  举报不良内容

在《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一書中,葉啟政討論了布希亞對「需求的死亡」與「價值的死亡」的論斷。為了確立「後現代」現象的呈現以及與「現代性」的關鍵分離點,葉啟政回到西方社會思想的發展脈絡中,針對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所提出的若干概念進行釐清。 霍布斯把人的本能慾望(特別是自我保全的本能)視為理解、經營社會的基礎,而為後來的西方社會思想奠下基石,並且為後來以資產階級做為代表「人民」的典範形式來背書。這開啟了後來以人的心理特徵作為理解、構作社會圖像、乃至化解社會問題的必要基礎。佛洛依德的「原慾說」就是此一認知傳統衍生的說法,它所針對的正是被高度理性化的資產階級所面對的心理困境,也就是「正負情愫交融」的狀態。 尼采挾持著酒神戴奧尼修斯的精神擁抱「正負情愫交融」的心理狀態,認為這是文明的動力,也是肯確人的存在意義的關鍵所在。 欲認識由西方所主導的人類當前文明的發展,就必須對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三人的思想加以觀照。 葉啟政 1943年生於新竹,新竹中學畢業,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社會學博士。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2007年退休,現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 自序 在這本集子裡收集的是我從2008年以後陸陸續續寫就的部份論文。除了第四章有關大眾現象與共同體的討論是在單獨立意下寫出來的,其他三篇文章原是為將與此書同時出版的另外一本著作《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而寫的。在原先的構想裡,還將包含另外一個重要的思想家──馬克思(Marx),但是,因為後來考慮把已寫就的這三篇文章另行單獨結集出版,所以,也就把當時尚未動筆之有關馬克思思想的討論暫時擱置,另外再處理。儘管,剔除了有關馬克思之思想的評介,確實是一件遺憾的作為,但是,畢竟還是無損我原先構思的基本思維架構,也應當不會對讀者的理解有什麼明顯的障礙的。當然,假若,讀者有興趣知道,我對霍布斯、馬克思、尼采與佛洛依德等四位極具份量的思想家,在西方社會思想發展史中,有著怎樣的親近貫聯關係,那就請逕行參考《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這本書吧! 在這裡,我有必要說明一下,為什麼我會改變心意,把原為《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一書已寫就的三章文字,又特別加上《「大眾」雲團的氤氳霧靄與液化的共同體》一文,單獨另行集結成書出版。首先,暫且不談我何以會在年已過六十五歲了還花費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來重新瞭解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尤其是尼采。這,我留在《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的序文中才做說明。在此,我僅只就「為什麼改變心意而另行成集出版」做一點說明,因為,這樣的說明,理應有助於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比較方便走入我的心靈世界,瞭解我的寫作用意,特別是有關議題何以是如是的提引著。 當初,為了梳理當代的所謂「後現代狀況」,尤其確立整個「後現代」現象之呈現與所謂「現代性」的關鍵分離點,我認為,絕對有必要回到西方社會思想的發展脈絡中去尋找一些具歷史意義的線索。依據我過去的經驗,我覺得,對霍布斯、馬克思、尼采與佛洛依德等四人的某些特定重要概念進行耙梳,並從事歷史性的定位,可以說是深具意義的功課。這令我不得不耗費著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重讀這些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有系統地閱讀尼采的著作。於是,我就邊讀邊做整理與詮釋評論,後來變得欲罷不能,累積下來,不僅寫下的文字超過原先預期的數量,而且,碰觸的問題範圍也跟著擴大,一樣的,超出我原先規劃的議題範圍(尤其是有關尼采的部份)。如此一來,儘管這麼地做至少是有助於澄清自己的理解與更細緻地鋪陳這幾位思想家的整體思想理路,但是,審度整個情形,卻讓我不得不承認,恐怕就難以擺在同一本書裡頭,作為提引我所真正關心的課題──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的現象──的思想史線索了,否則的話,整本書的結構會顯得沈重而累贅,相當臃腫邋遢,且不時又會有著失焦之虞。基於這樣的考慮,以另外獨立的一本書來呈現給讀者,應當是比較妥當的,所以,我也就這麼做了。 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分別是活在十七、十九與二十世紀中葉的人物,他們所經驗的自有他們所處之時代的特殊歷史──文化氛圍,況且,這幾個世紀又恰是歐洲世界面臨著最大變動的時代,所以,他們的思想原本就極可能受制於時代所賦予的限制,無法推衍地通用於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社會的。然而,畢竟,他們是重要的思想家,思想賦有著一脈相承的激挑性,足以留下一定強度的「磁滯」效果,對整個(即使施及於當代)社會理論的形塑有所影響。只不過,這樣的思想傳承所引生的「磁滯」作用,到頭來,不免可能產生了時空誤置的情形,顯得榫頭失準,不切實際,以致於誤導、失焦。我所以選擇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等三人重新予以解讀,其用意正在於此,因為,在西方社會思想發展史中,他們都可以說是舉足輕重,有著巨大的影響份量,能夠重新檢討他們的思想內涵、並給予適當的評論,著實會有著一定的意義的。 自從十七世紀以來,整個西方世界(聯帶的,全世界)經歷著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快速變遷,特別到了十九世紀以後,情形尤其是如此。其中,表現在社會的結構表徵上面的,最明顯的莫過於是所謂大眾社會的出現。到了二十世紀的七零年代,大眾傳播媒體科技(特別加上電腦科技衍生之網際網路技術)極其快速的發展,更是厚植了大眾社會的根柢。面對著為許多人所「詬病」的大眾擬像現象──諸如冷漠、膚淺、低俗、譁眾取寵、宣洩、縱慾、任性、桀驁不馴、或乃至異化等等──有如「癌細胞」以自我繁殖的方式一波又一波地浮現著,人們開始懷念著傳統「共同體」社會所留有「良好」的印象,他們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所剔透溫馨、祥和、互信、可靠等等美好的一面。於是,面對大眾社會所呈顯的「惡形惡狀」,許多的人們(特別是社會學者)以往昔社會的模式(如中古世紀的歐洲)為典範,重新編織起「共同體」的美夢,希望人類未來的文明有著往著這個方向發展的機會。 這樣的期待之中,我們不免要問:歷史可能倒流嗎?還是,往昔美景已逝,難以再成真了?說真的,未來的情形應是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或許,我們至少可以從過去思想家的一些論述裡找到一些靈感與啟示,以提供給我們一些線索來從事合理的評估。總之,基於這樣的考量,選擇對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三位重要的思想家的論述(特別是尼采的思想)重新進行解讀,並把 《「大眾」雲團的氤氳霧靄與液化的共同體》一文也收集進來合著來閱讀,似乎起著挑戰讀者之分析和洞識能力的試煉作用。 我個人是希望把這本集子當成《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一書的輔助讀物或更詳盡的註腳。我這麼期待著,絕非懷有不良的動機,當成一種委婉的促銷手法,引誘讀者多買一本書,而只是針對有著進一步興趣瞭解我到底在想些什麼的讀者們有個提醒,如此而已。說真的,這樣正經八百的嚴肅學術書籍,既非教科書,原就不能期待有什麼銷路的,想靠此賺錢,無疑地是癡人做夢,絕無可能的。寫這樣的書,純粹是基於個人的興趣,恰恰又有著不怕死的出版商,肯不惜冒著賠本的風險來鼎力襄助,所以,我也就讓它出版,圖個在人生旅程中留下一點記錄,或許,將是最後的紀錄。 有一件事,我似乎有必要在此特別交代,那是:在這四篇文章中,有關尼采一文,我耗費的心力與時間最多、也最深。無論就知識的累積或生命的體現來說,從閱讀尼采的作品之中,自己所得最為豐富,也最為深刻。這讓我見識到尼采這一代奇人的才華,他對問題的挑動、時代脈動的敏感、歷史經緯的掌握、文明發展的洞見,在在都是獨到,且深賦啟發作用。尼采用著一輩子的生命,以孤獨的單槍匹馬姿態向傳統權威正面挑戰,其勇氣和精神令人激賞。特別,尚是十九世紀裡,他即已經有著眼光以超乎時代的洞識能力,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預言著,這絕非一般人做得到的。他為人類所提供之化解文明困境的藥方,更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當我寫完這篇文章,在讚賞之餘,最多的是感慨著,要在庸俗的「均值人」中經營「非凡例外」的思想事業,真的不容易,但是,尼采做到了,儘管他是孤獨、也一再地被人們忽視、誤解著。至於霍布斯,在這本書裡,我要特別提示的是他把人之本能慾望(特別是所謂的自我保全本能)看成是理解、也是經營「社會」的基礎,為後來之西方社會思想(不論是來自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的發展奠下了基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莫過於是為後來以資產階級(繼而,無產階級)作為代表「人民」(因而,「大眾」)此一歷史主體的典範形式來背書。更具意義的是,這開啟了後來以人的心理特徵作為理解、也是構作「社會」圖像、乃至化解社會問題的必要(甚至唯一的)基礎,佛洛依德的「原慾說」即可以說是此一認知傳統一脈衍生的說法,針對的正是被高度理性化之資產階級所面對的心理困境(其最為典型的異常表徵即是精神官能症)。更具體地來說,此一心理困境即是早已在初民社會裡浮現、且甚為重要的所謂「正負情愫交融」狀態,而這一向即被西方社會學與人類學家視為是深具哲學人類學存有預設性質之一種具「源起」意涵的歷史質性。 說來,相當弔詭的,這種原被視為與初民社會共生的「正負情愫交融」狀態,竟然是大眾社會的基本特質,甚至被看成是一股催動的原始動力。奇怪的是,儘管尼采以極為嚴厲而苛刻的口吻不惜餘力地批判著大眾現象,但是,他卻挾持著酒神戴奧尼修斯的精神擁抱著「正負情愫交融」的心理狀態,認為這是推動文明的動力,也是肯確人之存在意義的關鍵所在。正是這樣的見解,讓我們深深地體認到,要理解大眾現象,尤其,為未來之人類文明開啟嶄新的格局,尼采的思想絕不能缺席。總之,這些簡扼的描述使得我不得不肯定著,若欲妥貼地認識由西方人所主導之人類當前文明的發展,至少,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三人的思想(當然,還應當包含馬克思)是必要有所關照的。 最後,我需要特別感謝遠流出版社的吳家恆先生,他引介我把這本書出版。我更應當感謝世新大學,五年來,學校提供我一個可以安心寫作的環境,而且相當禮待我,令我總是覺得虧欠許多,無以回報,謹以此書獻給世新大學,尤其,這些年來一直幫助我的同仁們。 葉啟政 識於世新大學研究室 2012/7/21

如果您对该资源产生疑虑,欢迎您 点击此处 举报不良内容。 希望我们能共建一个文明社区!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扫一扫即可关注本站(PDF之家)微信公众账号
发送您想要找的书籍名称即可找到书籍

Image

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 但服务器成本高昂, 如果本站内容对您有帮助, 欢迎捐赠, 您的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大小: 376.0 MB
格式: PDF

声明

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及个人用户网盘上传,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 本站不保存,不制作,不出售任何图书。请您下载完在24小时内删除。 资源禁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您喜欢本站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标签

佛洛依德 大眾 霍布斯 尼采 深邃 反叛 思想 以及

扫码支持一下:

Image Image

猜你喜欢

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