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资源由用户: 香风令秋 上传 举报不良内容
星云大师,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 48代传人。 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 1949年赴台, 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1]
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二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迷悟之间》《百年佛缘》等近百种。
人生有两个大问题,一是“生”,一是“死”。人都是喜生恶死,其实不生哪里会死?因为有生才会有死。同样地,因为死了才会再生,所以生死是自然的循环。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是一般人总是谈“死”色变。一个进步的国家,应该教育人民不要忌讳谈死。只是讲生,不去谈死,一旦面临死亡,才来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何不在平时就好好面对生死问题呢?生死就如同早上起床就是生,晚上睡觉就是死,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都要生死一次吗?或者早上出门,过了不久又再回来,这不也像是生死来去一次吗?人死如搬家,搬家是乔迁之喜,不应哀伤;人死如换衣服,破旧的衣服换一件新的,也是值得欢喜的事,哪里需要悲伤呢?假如人真能活到百岁,百岁的老人,发苍苍,视茫茫,齿牙动摇,看不清,听不到,走不动,难道就是幸福吗?平时家里的沙发旧了,换一套新的,汽车的引擎坏了,也要换个好的,为什么身体不能换呢?所以,人应该以平常心面对死亡。只是对于死时的一些问题,不能不有所了解。
中国人向来是很避讳说“死”的,总怕一语成谶。人们往往被逼到一定程度,才去考虑生死问题。恰恰相反,从死亡的角度重新打量生命,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着。在星云大师看来,主动提醒自己最终都会死去,培养自己“不怕死”的无畏智慧,生活得更积极、乐观,珍惜每一天。如果心怀这样的智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每个人都会欢喜而勇猛地活着。
尊敬的读者:
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本站的初衷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共享学习资料、交换知识的平台。每位用户都可以将文件上传至网盘并分享。
然而,随着用户上传的资料增多,我们发现部分不宜或版权问题的书籍被分享到了本站。
为此,我们已经关闭了分享入口,并进行了多次书籍审查,但仍有部分内容未能彻底审查到位。
在此,我们恳请广大读者与我们共同监督,如发现任何不宜内容,请 点击此处 进行举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并下架相关内容。
希望我们能共建一个文明社区!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